每隔一陣子,關於「文組、理組」的論戰就會浮上檯面:
理組人認為文組人不想算數學就逃避,畢業後才來抱怨自己低薪;文組人則認為理組人只能拿收入來嘲諷文組,沒有任何人文素養。
但你有想過:「文組、理組」這個看似簡單明瞭的分類,其實只是近一、兩百年來的產物嗎?
#文理分科傳統 始於西方國家現代化發展
現代教育的出現源自於德國的前身──普魯士王國。但直到 19 世紀末期,工業革命使人民受教育的需求提高,這套體制才慢慢開始普及。
在工業時代需要大量專業人力的情況下,教育的走向也逐漸從中世紀的博雅、通才教育,走向單一化、專業性的專業教育,而文理組的分類也正是因此而出現。
在過去的工業時代,這套分類法有其必要性,因為人類社會需要面對的問題,並沒有像現在這麼複雜,產業的變動也不會像現在這麼快速。在過去,只要能掌握一門專業的技術或知識,就能確保自己能在學術或產業界找到一份好工作。
#AI時代 單一專業已無法面對世界變化
然而,現今世界的變化速度已經從過去的幾十年、幾百年一次大變動,變成沒幾天,甚至沒幾小時就可能有新的科技或發明出現。我們過去習以為常的「專業教育」模式,也早已無法完全適用現代的社會。
過去的文組、理組分類下,文組的學生只需要學習文學、歷史、哲學與社會科學的人文社會相關科技;理組學生只需要學習數學、物理、化學或是地球科學等自然科學的科目。然而,因為世界逐漸複雜化,學科與學科之間的疆界越來越模糊,有許多工作以及人類需要解決的問題,都不是只依靠一、兩個專業科目就能解決的。
以「全球暖化」為例,除了地球科學之外,也涉及到政治、經濟、國際關係等議題,需要同時具備人文與科學的知識,才能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:如果只了解全球暖化背後的科學知識,就沒有辦法從「人」的角度去著手進行減碳政策的推動;但如果只了解政策本身,而不了解全球暖化背後的科學原理,也無法了解問題的本質而提出更好的暖化對策。
#回歸「學習」的本質 不要讓框架限縮了學習的可能
前面的段落,大部分都是在說明產業跟時代變遷,但比起產業本身,我更想回歸「學習」的本質,從「學習」的本質反思文理分科的問題。
「學習」的本意,應該是讓學生透過學習,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人生路途,讓學生能達到自我的實現。然而,「文理分科」的框架,卻反而窄化了學生對學習與未來的想像:文組學生嚴重缺乏自然科學知識;理組學生則少了人文科學的批判思考與思辨能力。缺乏橫向連結能力的結果,就是學生只能按照既有的路徑不斷往前走,最後大多數人都只能按照社會制定的遊戲規則競爭,進入一個無限內卷的迴圈。
這樣的現象對教育現場來說,無疑是一個警訊:學生只學習特定領域的知識,就容易自我設限,將自己定型在特定的框架中,失去探索自我與創新的機會。這點從大部分的學生對於產業的想像都侷限於「醫師、老師、工程師、上班族」等現有的職業就可以發現。
我認為,比起「文組、理組」之分,現今的教育應該要重新思考「教育」與「學習」的本質,讓學生能夠擁有跨學科、跨領域的能力,自己開創自己的學習路途。
文/石田
圖/石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