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雙語政策、本土語、第二外語、程式設計、十九項議題、食農教育……」越來越多內容融入了我們的課程中,然而看似多元教育的背後,隱藏了鮮少人提及與討論,但卻非常重要的問題。
根據兒福聯盟2023年發布的臺灣兒少學習狀況調查,超過六成國高中生感到學習疲勞,近四分之一的學生曾因課業壓力過大而出現自我傷害或自殺念頭。臺灣自殺防治學會的數據更顯示,1983年至2023年間,15至24歲年齡層的自殺率逐年上升。2022年「兒童權利公約國際審查會議」上,審查委員Laura Lundy指出:「台灣生育率低,但青少年死亡率卻高,尤其是自殺和交通事故。許多自殺案例常被歸因於個人因素,我們想了解是否有研究深入探討,以確認這些青少年是否受課業壓力等結構性問題影響,進而出現心理健康困難?」然而,心理健康司的回應卻答非所問。
這些調查結果揭示了我們社會長期忽視的結構問題。這並非單一現象,而是環境、社會觀念、認知、心態及亞洲文化等多重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。若我們現在沒有意識到,50年後的調查結果可能更加嚴重。
從99課綱到108課綱的演變中,教育問題為何逐年攀升?最核心的問題在於,我們整體社會對教育方向缺乏統一與共識。
#什麼都要,但你確定學生負荷得了嗎?
未來世界充滿變數,文化和語言隨社會變遷而興衰,科技發展亦隨之推進。近年來,從雙語政策、程式設計到本土語言,幾乎都是為了提升臺灣的競爭力、保護我們的文化。然而,在這些政策背後,我們是否已考慮到將它們納入課綱後,對整體教育現場以及學生和老師的負擔?
從舊課綱到新課綱的轉變中,我觀察到我們在制定課綱、課程,甚至是亞洲教育方式時,往往採用「加法思維」——缺什麼就補什麼。但我們是否考慮過學生真的能吸收和負荷得了嗎?
高一時,我校數學老師播放了龍騰文化的紀錄片《最難的一堂課》。其中幾位老師的話至今讓我深思:「教完課本內容重要,還是讓學生真正學會並應用於生活更重要?」「教育是教人而非教書,我們卻往往選擇安全地『教完書』。」「教育的初衷是賦能學生,而非僅為課綱和升學服務。」
👉龍騰文化 最難的一堂課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TGhhxP_Q9aI
無論是課綱,還是在社交媒體上看到的各種令人觸目驚心的案例,我發現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回歸到學生這個「人」身上。自主學習是當下及未來的必然趨勢,然而我們的教育僅在每週40節課中安排幾節自主學習課,這樣真的能「適性揚才,成就每個孩子」嗎?
此外,我們必須從「加法思維」轉向「減法思維」來重新審視現行課綱的教學內容。學生面臨的壓力源包括課業、升學、生涯規劃、睡眠不足等。這些因素導致學生壓力和心理健康問題逐年攀升。試想,成年人每天工作10小時、睡眠不足、壓力過大,長此以往,生理與心理健康必然受損。這正是教育問題的根源之一,但卻鮮有人願意面對。
因此,無論是在學科,還是教育政策和計畫上,我們都必須實現「留白和自主」。甚至不必將一週40節課都限制在學校這個場地,而是讓學生有機會進行移地學習。留白的概念是避免將學生的大腦和時間完全填滿,而是增加空白時間,使教學內容適量,讓學生能夠適當吸收。這就像我們的記憶一樣,當記憶超載時,會產生認知負荷,導致注意力分散、決策困難、學習效率降低、創造力下降等諸多問題。
學習是終身的過程,並非僅限於國高中階段。我們更應思考兩個問題: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,青少年階段最需要學習的核心內容是什麼?而不是試圖在這個階段塞入所有學科知識。此外,我們還需要反思:量多就等於質優嗎?
#這世代的大人們希望我們學生長成什麼樣子
「課綱弱化數理能力影響半導體人才」
「108課綱斲傷學子數理學力,大一要補救教學」
「AI時代來臨,文組出路不大」
上述三個標題反映了近年來我國教育界各方利害關係人的論述。然而,這些觀點引發了深層思考-學習本應是個人自主的過程,為何未來方向要由這些「大人」們完全決定?為何教育的定義和學生的生涯要迎合社會和市場的需求,而非以學生自身的特質、興趣和能力為導向?家長、教師、大學教授、產業界乃至學生之間在教育理念上存在巨大分歧。儘管教育部已明定核心目標和能力,但我們社會仍缺乏統一明確的共識:究竟什麼是教育?教育應該培養學生成為什麼樣的人?
對家長而言,教育的目標是讓孩子未來有穩定的收入與職業。他們期望學校能提供充足的知識與技能,強調「學歷」的重要性,甚至認為城鄉差距也能透過教育來克服。
教師群體中,有些積極推動創新,試圖改變現有的教學方式;但也有一些安於現狀,滿足於固定的薪水與退休保障,缺乏推動變革的動力。
大學教授則重視基礎研究學科。他們認為,能力不足會阻礙臺灣在科技與學術領域的發展,進而影響國際競爭力。因此,有些批評現行課綱無法有效培養出符合未來學術需求的專業人才。
產業界認為教育方向應貼近職業與工作需求。他們擔心,如果教育與未來重要領域脫節,臺灣可能失去競爭力。因此,他們主張培養市場所需的人才。
然而,對學生而言,面對多方的壓力與期待,他們往往感到疲憊不堪。由於學習過程中缺乏自主性和熱忱,學生逐漸失去對學習的好奇心。甚至在步入社會後,他們往往將自己定位於家長與整體社會期待的角色中,循著社會標準繼續前行,形成教育體制的惡性循環。
當前教育面臨的困境是,各方對「教育與學習的發展以及最終目標」缺乏共識。這種情況類似在學校中:國中老師說「這個高中會教」,結果高中沒教;到了大學,教授又認為這是基本常識,學生應該已經學過了;而到了職場,主管抱怨這世代的年輕人缺乏某些能力。在這樣的情況下,教育目標愈發模糊,導致各方都試圖涵括所有目標與技能,但最終可能一無所獲,無法真正達成預期效果。
這種現象導致許多教師雖滿懷創新熱情,希望能帶給學生不同收穫,但由於教學內容過多,終究難以兼顧,甚至逐漸消耗熱情。
而學生們則忙於應付升學考試、探索生涯,或是參加各種補習活動。從國小、國中勉強撐過,進入高中、大學後卻逐漸感到疲憊,甚至選擇放棄。
因此,我想呼籲:如果什麼都要,結果就會什麼都抓不好!我們必須運用「減法思維」思考:課綱內容帶給學生最重要的是什麼?各方利害關係人期待教育培養出什麼樣的學生?學生真正該學習什麼?我們應該傾聽臺灣現階段學生的心聲,因為他們才是臺灣下一代的主人翁。
所以,我想邀請大家共同思考與行動。這不僅是教育部、學校或家長的責任,而是我們每個人的社會責任。我們該如何讓學生真正從教育中獲益,而非將其視為沉重負擔?什麼才是教育的本質?怎樣的教育才能適應這個世代的孩子?
🌱 我們誠摯地邀請您反思這場教育運動!
🤔 轉發此文|讓更多人看見我們教育的問題與隱憂。
📚 留言分享|您的經驗或觀點。您認為現行教育模式中,哪些方面應做減法?
文/袋鼠
圖/袋鼠
參考資料:
1.兒童福利聯盟(2023)。 2023年臺灣兒少學習狀況調查報告。取自:https://www.children.org.tw/publication_research/research_report/2655
2.我們需要新的國教觀點:以減法哲學檢視教育施政
3.孩子坐檯下被動聽講就是好的嗎?不塞滿的教育哲學,讓空取代標準答案
4.萬名「過曝世代中小學生心理韌性調查」結果:逾3成兒少怕失敗而不敢嘗試、手機離身就焦慮